讓年輕人愿意操作的數字化生產線、一個用手機就可以掌控整個廠區信息的智慧大腦……南京江寧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打造了一個科技創新指標位于全國第四、綜合考核位列全國第七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回溯到1992年,江寧開發區剛剛創建,江寧還是一個農業大縣,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招商引資是首要任務。開發區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政策,以土地、勞動力等紅利,吸引了食品、玩具等多家中低端企業入駐。2000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江寧開發區緊抓發展機遇,及時成立招商局,積極對接企業,促進產業集群;同時加快產業布局,展開相關產業的研究和項目對接,逐漸形成了江寧開發區的現代產業架構。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原先的發展紅利逐漸消失,江寧選擇了智能制造之路。據江寧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陳志海介紹,如今的江寧開發區吸引了4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個項目,累計實現合同外資190多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多億美元,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中高速增長。
菲尼克斯被稱為德國制造業的隱形冠軍,這家企業1993年起扎根江寧,與江寧開發區共同成長至今?!霸诮裉炜磥?,將基地建在江寧仍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江寧開發區具有獨特的制造業資源和產業集群優勢?!狈颇峥怂箍偛妙櫧h說,“不管是智能電網,還是工業互聯網,江寧開發區的發展規劃都與菲尼克斯打造最佳智能制造品牌這一目標不謀而合?!痹诘聡I4.0和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之下,菲尼克斯積極轉型升級、促進“智造”落地,顧建黨介紹道:“我們把OT(運營技術)和IT(信息技術)結合起來,讓年輕人在電腦前就能控制整條生產線,解決了如今許多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的難題?!狈颇峥怂古c海爾、愛仕達等合作建設智能制造示范線,成為各領域標桿,促進工業4.0從概念到現實。同時,菲尼克斯積極推動電氣智能聯盟建設,助力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召開,進一步完善“智造”圈。
當大企業紛紛轉型升級之時,開發區內的中小企業卻因為資金、技術等原因面臨著升級難的問題。為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江寧開發區管委會雙管齊下,出臺了兩項措施:一是加強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在南京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基礎上,以5%到10%的比例(最高500萬元)為企業提供升級補貼;二是與中國電子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免費為中小企業進行升級診斷并提供解決方案。
在鼓勵政策的支持下,開發區內的企業積極尋找出路,改變以往的產品生產線和生產方式,形成了雙自(即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特色。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具有代表性的雙自企業。從智慧工廠的一體化軟件,到覆蓋多層級的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建設,朗坤填補了國內自主可控領域的空白。據董事長吳愛斌介紹,朗坤的智能企業管理系統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用戶能在手機上看到企業內部的人事信息、設備情況、園區環境等多項內容,同時,系統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相當于企業內部的“智慧大腦”。這一系統能夠幫助用戶企業延長20%的資產壽命、降低20%的故障和15%的庫存,完全可以代替進口軟件,保障信息安全。
推動智能制造,打造自主品牌,南京江寧開發區在中國制造2025的號召下,將繼續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原文鏈接:http://js.chinadaily.com.cn/a/201904/27/WS5cc38986a310e7f8b15796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