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朗坤智慧受邀參加由臨汾市能源局主辦、臨汾市煤炭工業協會承辦的“2022·臨汾煤礦智能化建設論壇暨推進交流洽談會”,蘇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吳爽發表《煤礦行業智能設備資產管理(iEAM)創新實踐》精彩演講。
“管設備就是管安全,管設備就是管生產,管設備就是創效益?!眳撬榻B,朗坤以蘇暢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數字底座,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現代煤炭開發設備深度融合,推出了數據全面感知、管理全面閉環、故障提前預警、資源科學配置的“智能設備資產管理系統(iEAM)”。
統一編碼
賦能煤機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煤礦行業,54%的錯誤是由于標識不完整或遺失標識所導致的?!眳撬赋?,煤礦行業信息化建設與運行維護亟需一套完整、科學、標準的編碼和標識。
他介紹,朗坤iEAM建立了統一的煤機設備編碼體系、管理標準和運行知識庫,讓每臺設備都有自己專屬的電子“身份證”。以集約化、可穿透的管理模式,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設備從采購入庫、投產使用、巡檢保養、故障維修、報廢再生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與跟蹤。同時,基于物聯網AP和RFID,可對礦區內設備進行自動定位、巡檢及盤點。
此外,將設備資產規格參數、技術標準、管理標準等靜態檔案,與設備資產安裝、檢修歷史、報警記錄、實時參數等動態檔案相結合,形成隨時可查詢、全程可追溯的設備智能化管理新模式。
故障預警與診斷
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由于采煤機、通風機、壓風機等關鍵設備往往處于惡劣工況,不穩定、功率大、負載重且連續運行狀態,早期故障難以及時檢測發現,導致惡性事故時有發生。
設備有沒有隱患?什么時候需要維修?朗坤iEAM都能精準給出答案!
針對關鍵設備,系統建立了17大類主要故障分析預警模型,包含169類常見故障模式,可快速在煤礦進行下發、復制使用。通過靈活定義、可視化的工廠建模平臺,構建從工廠、產線、設備到部件的數字孿生體。借助向導式AI建模工具,幫助專家更簡單地分析設備異常,實現設備預測性維護。
吳爽介紹,對于設備日常診斷維護,平臺將專家經驗和知識庫固化為自診斷模型,依托自動故障診斷報告、專業圖譜分析工具、AI劣化分析工具,為設備提供完備、全面的“診療”服務,自動出具設備診斷分析報告;面對“疑難雜癥”,則以專家專業指導和現場培訓為主,保障故障預警、定性、定位、危害性評估、運維指導的準確性和全面性。通過“機器智能預警” +“專家診斷”雙引擎模式,精準把脈設備健康狀況。
融合計劃性檢修、預防性維護、點檢運維、設備診斷,朗坤iEAM還形成了基于設備狀態的故障檢修模式,有效解決了設備“過修”、“欠修”問題,保障煤礦設備運行始終處于可控、在控狀態,全面提升設備精準運維和檢修能力。
就像“智能醫生”一樣24小時不間斷監測,遠在千里之外的設備一旦出現異常狀況,朗坤iEAM就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并預警,通過手機短信、手機APP等多平臺、多層級報警聯動,推送至現場相關設備管理人員,為設備安全保駕護航。
目前,朗坤iEAM已經廣泛應用于山東能源臨礦集團、中煤集團、山西焦煤、晉能控股等國內多家大型煤礦集團。在發電、建材、冶金等行業,該產品也得到落地應用,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