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朗坤軟件有限公司大型專題報道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曾贊嘆道: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span>
先生吉言在先。近年來,南京的城市經濟綜合發展呈現強勁態勢,軟件產業呈現幾何級增長,特色軟件產品集群迅速崛起。電力系統軟件、電信系統軟件、企業管理軟件、教育軟件、系統管理軟件、嵌入式軟件,六大產品集群已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領先優勢,其中電力軟件占全國市場50%的份額。
本刊“電力企業信息化”專輯特別策劃推出大型專題報道,為廣大電力行業讀者介紹依托當代南京經濟騰飛以及中國電力信息化進程為背景而獲得成功的杰出代表,即日前被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信息產業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授予2006年度電力行業“管控一體化優秀解決方案提供商”稱號的,專注于電力自動化與信息化雙重建設并取得引人矚目成就的南京朗坤軟件有限公司。
1999年至2006年,中國經濟一路高歌,作為對宏觀經濟最為敏感的中國電力產業,亦因此而波瀾壯闊。隨著中國電力信息化建設這艘泱泱巨輪的一路前行,端居于巨輪之首的南京朗坤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處處機遇與挑戰并存,時時生存與發展同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朗坤從零起步,從小到大,過關斬將,一發而不可收,成就今日之傳奇。
第一部:滄?;L?--朗坤傳奇
行進中的中國,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國度。所以神奇,就在于將有限的不可能創造為無限的可能。從四個人、50萬元,到170人、一個億,不過七年之間。白駒過隙,滄海桑田。穿越七年的不易與艱辛,也許只有親歷其間的人,方能真正體會個中滋味。
1999年10月,四個剛過而立之年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經過一系列的論證與調研,認定中國發電企業需要一套集成企業資產管理的信息系統,需要以計算機網絡與統一數據平臺為支撐系統的發電廠管控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即集成電力生產自動化、電力企業資產管理及企業管理系統的整合平臺。他們堅信,如果他們的整合方案可以成功,那么中國發電企業管理無疑將面臨一場真正的信息化“革命”。
當時,在國內做自動化的公司比比皆是,做信息化的企業數不勝數,廠級監控與設備運行優化還是個概念,企業資產管理(EAM)在國內剛剛萌芽,能同時涉足自動化、信息化領域并統一規劃和整合的公司還沒有誕生。行業人士雖然都知道這是中國發電企業信息化的不二良方,然而開發之難度卻令業界少人問津。而正是從這里,他們尋找到了切入中國電力市場的最佳登陸點,并確立了公司的未來發展之路。
謀定而后動。1999年11月18日,不顧家人的堅決反對,從原單位離職,從家里搬來4臺電腦,4張桌子,租了間20多平米的房子,裝上電話,南京朗坤自動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朗坤者,寓意朗朗乾坤,光華百年。四個年輕人決意要將朗坤做成高科技行業的百年老店。
蟄伏
從1999年到2000年,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三年不擴建、不新建電廠”的影響,電力市場需求一片沉寂,電力信息化市場更是雪上加霜。2000年,西南電力設計院的一位處長在出差南京順道參觀“嬰兒期”的朗坤時對武愛斌說:“希望下次相見,朗坤還在”。這是來自朋友的善意祝福??梢姰敃r的朗坤,在險象環生的市場夾縫中,正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
創業之初,先易后難。一方面在從事電力自動化系統集成業務創造生存條件的同時積極建設面對未來的團隊,一方面貼近用戶了解需求確定研發計劃。武愛斌認定只有疲軟的銷售,沒有疲軟的市場。朗坤在開業的最初數月,以誠信和堅韌,“送百余元的大屏幕燈泡坐飛機”、“扛著百余斤的閥芯搭乘貨車”,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完成了原始積累,順利渡過生存初期的艱難時刻。不久,朗坤智能企業管理信息系統LiEMS的產品研發于2000年5月正式啟動。
2000年9月,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揚州第二發電有限公司(下簡稱揚州二電)通過國際招標,確定了核心管理軟件選用國外進口,外圍軟件由國內軟件公司開發并系統集成。早有準備的朗坤迅速抓住這個機遇,從此走上創造性學習、仿制和自主研發的新旅程。正是在揚州二電這一項目上,朗坤智能企業管理信息系統LiEMS( Luculent intellig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原型即第一個版本LiEMS1.0正式亮相,并通過了原國家電力公司“2000年示范電廠”的鑒定,但朗坤人并沒有因此而故步自封,根據電力信息化發展潮流迅速進入LiEMS2.0的開發研究。
2002年2月,電力體制改革總體思路確定,然而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嚴冬時節”。7月,朗坤憑借在揚州二電積累的經驗,抓住“西電東輸”的機遇,擊敗國內外12家軟件公司,中標香港中華電力安順發電廠2x300MW MIS工程。該工程是朗坤LiEMS 2.0產品首次使用。該產品使用統一的數據庫平臺、統一的開發平臺、統一的運行平臺,覆蓋電廠的生產、經營、資產管理及綜合辦公自動化等4大部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憑借著LiEMS 2.0的鮮明的產品特色,在隨后開工的國家“西電東輸”的一批重點工程如國電鴨溪發電廠、貴州金元投資納雍發電廠、貴州西電投資黔北發電廠項目中,都先后采用了LiEMS 2.0產品?;贑/S架構的朗坤LiEMS 2.0,不僅為朗坤賺回了第一桶金,更奠定了未來朗坤發展的基石。
2002年12月,電力體制改革邁出關鍵性的第一步,即“廠網分離”,五大發電集團即將誕生。但電力信息化的春天尚未到來,而此時國外IT巨擘已悄然進入國門,群雄逐鹿,前后夾擊,LiEMS 2.0必須升級,否則將被淘汰。11月,根據朗坤專業化發展戰略,南京朗坤軟件有限公司成立,占地2000m2的軟件研發中心和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發管理系統同期投入運營,LiEMS 3.0進入規范化、產品化研發。
2003年12月8日,被朗坤人稱之為“驚心動魄”的LiEMS 3.0研發計劃正式啟動。押上創業五年積累的全部家當1200多萬元,朗坤創業者之一陳永清帶領整個研發班子立下軍令狀,集體駐進南京江寧銅山的偏僻校區,全力以赴開始為期一年的艱苦的全封閉研發。2004年12月31日, LiEMS 3.0產品橫空出世。
起飛
2004年缺電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最突出的“瓶頸”。新建電廠如雨后春筍紛紛拔地而起,中國電力信息化建設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來都是時事造英雄,這次似乎也不例外?;贐/S結構的朗坤智能企業管理信息系統LiEMS 3.0研發成功的消息一俟傳出,2005年元月就接到兩個大定單即國電九江發電廠和大唐集團戶縣第二發電廠。朗坤四杰之一陳永清回憶說,大唐戶縣的投標方案就是在2005年春節的大年初一他閉門謝客專心制作完成的。
2006年,中國電力產業真正迎來信息化發展元年。 越來越多的電力投資者們敏銳地覺察到競爭在加劇,而先前建成的各種信息化孤島所引發的信息化整合又必然推動新一輪信息化建設的浪潮,以企業資產管理(EAM)為核心的全面解決方案被市場所推崇。正是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憑借其成熟的管控一體化及企業資產管理系統LiEMS 3.0,出色產品性能和合理的價格,使朗坤實現了由區域市場到全國市場的成功轉型。
迄今為止,朗坤已為全國200多家火力發電廠提供了累計價值4.29億元的產品和服務,旗下擁有朗坤智能企業管理系統(LiEMS, Luculent intellig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過程管理系統(LiPMS, Luculent intelligent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電廠設備標識系統KKS(Kraftwerk Kenngeichen System)編碼技術服務、朗坤過程控制系統(LiPCS,Luculent intelligent Process Control System PCS)四大產品系列,兩個全資子公司,180名員工組成優秀而充滿激情的團隊,年銷售額近1.5億元。
“有人說,朗坤是幸運的,一個管理系統就拓開了回報豐厚的電力市場?!钡世じ侵腔鄣?,同時也是頑強的。創業之初的前瞻性決策使其占據了技術制高點,2003年研發的LiEMS 2.0,至今仍在國內同行中居領先地位;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LiEMS3.0,更令后來者望其項背而自嘆。
第二部:天塹化通途---朗坤概念
遠見
從朗坤創業之初到如今,其對中國發電企業從生產到管理流程的深刻理解,對中國發電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的深入研究,對中國發電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的遠見卓識,正是朗坤產品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發電企業屬于典型的流程工業及資產密集性型企業,信息化必須建立在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的基礎上,結合資產管理信息化,發電企業的信息化才能形成完整的閉環。但現實中,許多發電廠的自動化建設與管理信息化建設,缺乏系統化建設思維,各自分屬于不同的上級單位與不同的實施部門,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同時由于缺電嚴重以及行業壟斷的局限,導致電力行業對于信息化建設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整合
基于對中國發電企業從生產到管理流程的深刻理解,順應中國發電企業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業務重組與流程重組不斷變化的需求,朗坤從2000年5月到2005年11月,歷經五年,從朗坤智能企業管理信息系統LiEMS1.0開始,到基于C/S架構的LiEMS2.0,再到B/S架構的LiEMS3.0,將發電企業過程控制、過程優化與生產、經營的信息化實現了完美結合。
涵蓋企業資產管理系統(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簡稱EAM)及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的朗坤智能企業管理系統即LiEMS 3.0,真正的核心價值在于實現了電力生產流程自動化的信息化集成、發電企業海量資產的管理集成、以及企業人事、財務、市場反應等管理三大業務在同一個平臺上的高度整合,其EAM的優越性能可與國外產品媲美,在國產軟件中獨樹一幟。
作為統一的平臺,LiEMS集成了企業業務處理、管理控制和決策支持等各個層面的應用,真正實現了“數據集成、業務協同、管理集中”的管理要求,從根本上消除了產生“信息孤島”的起因。包括五大系統、三大平臺的LiEMS3.0產品是朗坤公司根據發電企業管控一體化的發展要求,推出的發電企業管控一體化全集成應用平臺的最新版本,采用J2EE技術架構,基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平臺開發,業務流程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圖形化工作流平臺驅動,系統所有功能統一登錄入口、統一開發平臺,并提供方便、快捷的二次開發平臺,完全保證用戶業務擴展的需求,采用多層純B/S架構,整個系統的體系結構由數據庫服務器、多應用服務器、Web服務器和客戶端組成,實現了樣式、數據、控制和業務分離的模式,是一個高復用、高可靠、并有嚴格層次劃分的體系架構,具有極強的可伸縮性、可擴展性和易維護性。
LiEMS3.0與2006年4月29日國家電網公司推出的信息化“SG186工程”不謀而合。事實上,我們發現,也許用“SG186工程”的內涵更能詮釋朗坤軟件的真正內涵:“1”即建設一體化企業級信息集成平臺,以實現真正的信息暢通,消除信息“孤島”;“8”即集成財務(資金)管理、營銷管理、安全生產管理、協同辦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資管理、項目管理、綜合管理等八大業務應用,實現各應用間的數據共享,將極大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6”即建立健全信息化安全防護、標準規范、管理調控、評價考核、技術研究和人才隊伍六個信息化保障體系,以保障信息化發展的協調性與連續性。至此,經歷了7年刻苦研發與勤奮實踐,朗坤軟件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獲得了更大的業務拓展空間,正在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終極目標。
從這個意義上講,朗坤軟件在中國發電及電網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中,真正實現了從自動化向信息化的專業跨越,顛覆了ERP在發電企業的泊來概念,實現了本土化應用,完成了對于信息化孤島的完全終結。
對于客戶而言,朗坤為發電企業提供了管控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對自身而言,朗坤有一個運轉高效的確保研發、項目實施質量的管理平臺。
憑借和諧的企業文化與近乎軍事化的嚴格管理模式,朗坤不但打造了一只彼此尊重與信任、技術精進與務實進取的創業團隊,而且憑借嚴格而先進的研發體制不斷推陳出新符合市場需求的優秀產品,更因專業、敬業負責的踏實作風而形成一套先進的經營與服務理念,將一個價值鏈(信息化)、一個觀點(整合)、三個視角(技術、市場、人)構建為朗坤通向成功未來的和諧基石。
2003年11月,朗坤軟件研發中心與“朗坤軟件質量保證應用平臺”同期投入運營。該平臺是朗坤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管理平臺,集中體現了朗坤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令朗坤的研發管理系統堪比微軟等世界一流公司的軟件開發環境。立足于CMM和ISO9000系列的過程改進、過程管理和軟件質量保證理念,朗坤軟件質量保證應用平臺覆蓋了CMM2級軟件項目策劃、軟件項目跟蹤與監督、軟件質量保證、CMM3 級組織過程焦點、組織過程定義、軟件產品工程、CMM4級定量過程管理和軟件質量管理等關鍵過程。通過這一平臺,不但令朗坤研發隊伍可以圍繞軟件開發和項目組織實施過程,同時亦能兼顧組織管理,使管理過程融入日常工作,實現管理與技術的極大融合。產品經理、項目經理、開發工程師、實施工程師、質量人員、管理人員等相關的多種角色,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基于這種“一鍵式”管理思路,可以從系統的任何一個點進入各自的工作程序,并從中得到所有相關的信息,成為整個工作中的一個有效節點。
朗坤陳永清總經理告訴記者,正是基于該平臺對開發、實施過程的量化度量與控制,他們得以盡早發現和解決項目中存在的問題,規避項目風險,有效提高過程的“可視性”、“可控性”、項目成功率和產品質量;同時,該平臺所累積的基礎數據以及更高層次的度量,不但能夠為過程改進提供寶貴的依據,而且還可以通過PDCA循環進行持續不斷的過程改進;作為一套知識管理系統,質量管理體系及朗坤其他管理體系等組織知識固化在系統中,從而提高了規范制度的執行力,將項目知識、質量知識等知識積累的過程與日常工作有效結合,在少量的、正常的工作過程中就完成知識的積累與升華,令感性的海量的個性化知識經驗不斷匯集而為集體的頭腦財富;與此同時,組織管理的規范、有序也得到了極大的促進,管理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時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第三部:為軟件而狂---朗坤文化
“先買一塊墓地吧,百年之后,我們仍然做軟件”武愛斌對他的創業伙伴如是說。 舉凡天下成功者,激情與落寞,堅韌與磨難, 百味嘗遍,方能修成正果。朗坤文化的核心是尊重、和諧、精藝、務實?!独世T工手冊》的扉頁上寫著:禮是維護秩序的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禮即尊重。尊重員工,信任員工,回報的是創業的激情與技藝的精湛,而精湛的技術才能贏得市場。尊重客戶,給予客戶真正有價值、負責任的解決方案,而信任客戶回報的則是更多的靈感與創新。每月一次的外聘專家懇談沙龍,來自電廠、電網一線專家成為朗坤探知客戶需求的“千里眼”,傾聽市場聲音的“順風耳”,當這些信息轉換成know-how,便成了朗坤發展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而務實的“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和氣生財,與人為善”,看似道德說教的朗坤經營哲學,其實正是和諧的根本。武愛斌說,“我們努力建立彼此信任的文化。因為我相信愉快的心情,健康的心態對員工同樣重要?!焙椭C的企業文化可以打造出和諧的團隊,建立出和諧的機制,通過與客戶的和諧溝通,開發出適應客戶應用的和諧系統,并通過更為和諧的專業化服務,令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與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是一種積淀,是朗坤人共同鑄造了朗坤文化。武愛斌介紹說,有位員工連續4年推遲婚期,婚禮第二天一早就準時出現在工作崗位。這件事情給他留下很深印象,使他在工作中從不敢有絲毫懈怠。領導與員工就這樣相互鼓勵相扶相伴走到了今天。很多客戶在與朗坤合作中,將其視為信息化咨詢顧問,信賴甚至依賴朗坤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和諧的朗坤文化使員工之間、員工與客戶間擁有一個愉快而卓有成效的合作環境。朗坤團隊從幾個人,到幾十人,到上百人,朗坤客戶從一個到幾百個,經過時間的考驗與洗禮,這種文化逐漸衍生為朗坤產品不斷得以創新、朗坤得以不斷前行的真正沃土。
第四部:責任與價值----朗坤精神
朗坤始終堅信“成功的關鍵并不是賺錢,而是創造價值。創造價值回報就會自動涌來”,朗坤要做好自己,做強自己,“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員工和公司的共同發展?!?nbsp;
眾所周知,以歐美為代表的世界軟件業起步較早,憑借先進的軟件技術、管理模式、以及在信息化進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與知識,來自歐美的企業管理軟件占據著世界信息化的主要市場。面對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市場機會令他們蜂擁而至。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伴隨著ERP、SCM等一系列新名詞進入中國,中國才真正開始了信息化的偉大歷程。然而,國外ERP在中國的推廣并非一帆風順,中國ERP在國內的推廣更非坦途。國產軟件經常遭遇品牌歧視,用戶經常因“質量因素”而選用國際品牌,這就迫使國產軟件以低于國際競爭對手數倍的報價,才能夠獲得認同。
多年來,朗坤人夜以繼日的努力,致力于解決廣大電力企業面對的信息化孤島困境,解決海量資產的信息化管理,從根本上保障中國電力的戰略安全,用本土軟件助力傳統的中國電力從根本上解放電力生產力,從成立伊始便將此作為企業的使命和價值。正象武愛斌在采訪中說的:“獲得商業成功無可非議,然而為國家為民族爭口氣,卻是整個朗坤為之努力、付出的全部理由?!?/span>
沒有人要求他們。如果說這是一個空前的機會,確實沒有錯;可是承擔這樣一種巨大的義務,面對無法掌控的未來市場,沒有誰能夠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能成功。然而,象武愛斌說的那樣:“越是難,我們越是做,我們不跟風,因為我們堅信用戶會越來越成熟!”事實上朗坤做到了,而且做得相當不錯。了解朗坤產品的研發歷史,記者發現不少服務如KKS得益于客戶服務過程中客戶提出的需求。有些需求其實超出了朗坤的服務范圍,然而他們不怕麻煩,哪怕從頭去理解,急客戶之所需,吻合了市場規律的同時,他們的產品也得以不斷優化,甚至催生出新的產品思路。
朗坤的產品及服務不斷的為客戶創造出可觀的價值,亦籍此得到客戶的認同。下面的一組數據也許可以說明這一點:截至目前為止,運用朗坤軟件,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益10%-20%,減低庫存成本10%-25%,減少設備停機時間10%-20%,“做一個,成一個,樹立一個典范,帶動一片市場”,這同時也是朗坤能走到今天的發展戰略。
在中國電力信息化發展的今天,并非所有的信息化投入都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與代價,中國人有能力有水平有信心,通過自身的智慧與努力,開發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軟件,幫助中國發電企業信息化逾越發展的瓶頸,擺脫各種信息化困境。而這也正是朗坤的榮耀。
第五部:軟件巨頭----朗坤未來
2006年8月8日,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接見紐約證卷交易所Ms. Catherine R. Kinney總裁時,武愛斌作為江蘇省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見,并出席了 “江蘇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與紐約證卷交易所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字儀式。這令武愛斌倍受鼓舞?!皥讨谧鲆粋€有價值的企業”,武愛斌和所有朗坤人期待著實現“朗坤軟件,中國創造”的夢想。
秉承七年來一貫堅持的勇氣、無畏與激情,朗坤在磨練與競爭中完成著一次次蟬蛻與涅磐。朗坤的近期目標是在國內電力市場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軟件供應商同臺角逐。盡管與巨人相比,朗坤還很稚嫩,但是基于對中國企業資產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行業實踐,朗坤在為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時,具有國外管理軟件供應商所無法比擬的本土優勢。雖然目前民族軟件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仍處于劣勢,然而朗坤人有能力,有信心,有勇氣,必將在電力企業信息化市場里獲得更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市場格局來看, 全國電廠、電網信息化建設方興未艾,如火如荼,朗坤軟件已在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生產管理系統(PMS)中嶄露頭角,同時,朗坤正積極挺進國際市場。目前已與美國愛默生公司成功合作,以分包商的形式向其最終用戶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朗坤軟件在產品架構、設計之初已推出多語種支持的國際版本,眼下正積極謀求與中國三大動力集團、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中國電力技術進出口公司等的合作,通過借船出海的方式先走出去,在第三方市場上與國際級的知名廠商同臺競技。
從行業的延展性來看,不僅是電力行業,南京朗坤的軟件,在其它支柱產業如化工、民航、冶金等資產密集型、流程型企業都可廣泛應用,市場潛力巨大。無論是這些傳統產業,抑或新興的制造業,隨著企業資產管理先進理念的興起,朗坤軟件的應用價值毫無疑問會淋漓盡致得以體現。
從技術創新層面來看,朗坤人正致力于領域專用語言(domain specific language,DSI)的新技術研究,簡單地說,它也是一種編程語言,但它寫得東西看起來不象計算機程序,而象是在用自然語言描述問題領域。陳永清認為: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迫切需要我們越來越簡單透明,不僅僅是軟件,整個工業界,乃至整個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都更加傾向于“快速反饋-及時調整”,而不是“周密規劃-逐步實行”,如果我們從技術上找到一條捷徑,讓代碼既保持原有的精確性,又要更容易被人閱讀,從而減少對文檔的需要,讓使用軟件的人快速掌握業務的應用,卻對軟件本身無需過多地研究。一旦朗坤軟件DSI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軟件開發或許就不再神秘,到那時,也許朗坤軟件的用戶吃完雞蛋,還可以了解那只下蛋的母雞。
不難想象,一個對業務流程、管理流程和計算機開發流程均有相當造詣的管理軟件公司,對內不斷頑強進取,對外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如果他們能夠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朗坤必將成長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從電力行業管理軟件第一方陣進入進入資產密集型、流程型行業的第一方陣,進而成為世界級的電力行業管理控制一體化軟件巨頭!
原文請參見:http://www.cpite.cn/news2/qyjj1.html